您的位置 首页 >> 书香校园 >> 读书活动
“一校一品”总结
时间: 2019-04-25 来源: 擂鼓台中学 点击:

  

天津市蓟州区擂鼓台中学

“一校一品”活动工作总结

 

  自“一校一品”活动开展以来,学校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,向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,与“书香校园”建设相结合,丰富校园文化,将诵读、书法作为我校的“一校一品”建设项目。下面将对本学期我校开展“一校一品”活动总结如下:

  一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,师生共同创建学校特色。

  1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

  为了推动“一校一品”活动的实施并与我校“书香校园”建设相结合,3月5日,我校借升旗仪式,开展了“一校一品”活动的启动仪式。新学期,我校以“诵读中外经典 传承千古文化”为特色,由马清清、周宝华、马朝霞老师牵头开展“一校一品”活动,并且由马清清老师宣读《书香校园倡议书》。

  2、一校一品的建设与学校文化内涵的建设和学生技能培养相结合。

  ①开设经典诵读课、活动课。每两周一节,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。通过开展晨读、早读、大课间、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。利用自习课、辅导课、活动课、班会课等时间,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、体验课等特色课程,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、数量、质量的保证。诵读为主,讲解为辅;品位诗文,畅谈体会;分清层次,因材施教;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;师生互动,交流情感。

  ②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。利用黑板报、橱窗、宣传栏、校园广播、国旗下演讲等活动,宣传中外经典诵读活动。(附图)

  4月2日,由马朝霞老师推荐美国当代作家海伦•凯勒的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。4月23日,由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中英文诵读展示。

  4月23日,由周宝华老师推荐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《定风波》。

  5月8日由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诵读展示。

  5月28日,由高一学生展示《少年中国说》。

  5月28日,由张海霞老师推荐艾青的现代诗《我爱这土地》。

  各班级结合工作实际,多层次、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,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、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,增强活动教育效果。(附图)

  ③开展中外经典著作诵读实践活动。组织开展大型诵读比赛,活动形式包括集体诵读,系列诵读,中英文诵读,红色经典诵读,诵读结合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书法、舞台剧等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,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,终生受益。

  ④诵读社团建设。社团建设是教育教学的延展、连接和深化。社团在教师的引导下,编排有特色的活动。知识,通过社团而得以印证;能力,通过社团而得以加强;个性,通过社团得以丰富;创造力,通过社团得以丰盈。

  ⑤我们把“书法教学”列入了校本培训的计划,把书法作为我们学校的一种文化涵养的教育,利用书法练习陶冶个人情操,让师生感受到人人都是书法家,这种精神拓宽着教育内涵,激励着学校形成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特色,形成富有书法特色的校园氛围。通过培训,把书法的基础知识、创新的理念深入到学生、老师们的日常教学中。我校李小菊老师教授书法的知识,进行日常的书法教学工作,以及组织开展各项培训、比赛活动,一次次的书法专题学习活动,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,学习过程认真,并且小有成果。(附图)

  ⑥校园艺术节。我校于5月16日举办校园艺术节,“一校一品”活动展示了一场大型综合类节目《厉害了 少年》。节目开始是中文诵读,由18名学生诵读梁启超先生的《少年中国说》。之后衔接中英文诵读《当你老了》。诵读部分结束后古筝起,独舞《采薇》,诵读的同学进行哼唱。一名同学现场书写“一校一品”活动的主题“诵读中外经典 传承千古文化”,书法环节贯穿节目始终,最后独舞结束时进行展示。(附图)

  2、一校一品的建设与学校师资队伍相结合

  为了保证“一校一品”工程落到实处,不留于形式,真正发挥其特色带动作用,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提升学校品位,我校发动全校教师参与,从而形成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良、适应现代化的教师队伍。

  二、存在问题

  1、我校现时的书法教学能做到普及教育,但在水平提高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,需要提高全校师生的学习兴趣,组织更多的书法讲座、比赛活动等,提高师生的书法水平。

  2、经典诵读篇目都是短篇,应培养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,从而全面的理解作品主旨,便于学生把握作品的感情。

  三、以现状为基础,进一步完善“一校一品”创建工作

  在今后的工作中,学校还将进一步做好“一校一品”的建设,以诵读和书法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,努力探索,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平。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,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
以下是图片展示:

 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4/05/08 16:53: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