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>> 教学园地 >> 教师风采
赏析《红楼梦》十二支曲
时间: 2019-03-07 来源: 擂鼓台中学 点击:

  教学内容

  

学科:

教学内容

赏析《红楼梦》十二支曲

  1. 语言建构与运用:

疏通曲词大意,理解、把握曲词内容。

2、思维发展与提升:

赏析曲词中所隐伏的作者寓意,并探究曲词中暗示的人物命运。

3、审美鉴赏与创造:

感受和品评曲词的语言,进而赏析整部作品的语言特点。

4、文化传承与理解:

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及其腐朽性,联系现实生活,感受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感

地位与联系:

《红楼梦》十二支曲词暗示人物命运,饱含作者情感,是解读全书情节发展的一把钥匙,地位重要。

重点:

  1. 曲词中暗示的人物命运。

  2. 探究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。

难点:

体会曲词中作者寄寓的情感。

学情分析

  1. 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,知识面比较窄,对诗歌和古文阅读有困难。

  2. 阅读的时间不充裕,《红楼梦》整本书阅读和解读确实有难度

教法模式

自主学习,小组交流,引导合作探究。

媒体运用

多媒体

备注

课前做好阅读指导,下发导学案

教 学 过 程

知 识

教师活动

学生活动

 

一、情境导入。

《红楼梦》十二支曲【引子】导入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(板书:析《红楼梦》十二支曲)

二、问题探究

任务一:初读《红楼梦》十二支曲,理解曲词内容。(学生提出疑问,小组讨论回答。)

 

 

任务二:再读《红楼梦》十二支曲,推测这些曲子中写了谁?并阐释理由。

 

 

任务三:三读“终身误”和“枉凝眉”,结合整部作品,探究宝黛钗爱情和婚姻悲剧的原因?体会作者情感。

 

 

 

板书:

理解内容 语言

分析人物 形象

体会情感

探究原因 个人、家庭、社会等

 

三、总结并布置作业

作业:1、再读曲子,结合全书内容,从十二钗中选择一个人物,为她写一篇小传。(也可以结合自身生活实际给她提一些建议或指明出路)

2、思考曹公在写这部作品时这些曲子的顺序有没有特意安排?为什么?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播放《引子》音频

 

 

 

 

同学解答

 

提示

 

师生共同解决

点拨、提示

师生共同总结分析作者寓意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布置作业

 

 

 

欣赏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掌握

 

 

 

小组诵读、讨论交流、合作探究并展示成果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总结分析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课下完成

赏析《红楼梦》十二支曲

板书:

理解内容 语言

分析人物 形象

体会情感

探究原因 个人、家庭、社会等

 

 

课后

反思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4/05/08 16:53:01